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广西民族大学怎么样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4-07-05 17:20:06


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,广西省是一个风景优美,景色宜人的地方,我们大家在选择大学的时候,我们可以考虑填报这个地方的大学,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广西民族大学。

广西民族大学原为中央民族学院(今中央民族大学)广西分院,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,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,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。是国家民委和广西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,是国家“小211工程”院校[1-3] ,也是广西重点大学,十二五”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。并在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[4] 。[5]

截至2013年12月,广西民族大学有东、

广西民族大学正门[6]西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近2000亩,校园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6672万元,中外文电子期刊7万多种,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65万册,电子图书596万册。广西民族大学有全日制在校生19743人,其中研究生1340人,本科生14765人,专科生1001人,预科生1742人,留学生895人。[5]

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,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(培育中心)1个,国家民委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,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,自治区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、二级重点学科21个,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,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,广西科学实验(研究)中心1个,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(基地、中心)14个,广西高校校企校地共建创新平台8个,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,自治区“八桂学者”科技创新平台3个,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(含培育建设单位)6个,形成了一批培养高质量、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平台。[7]

学校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。1958年,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;1990 年11月,江泽民总书记来学校视察时,称赞说:“这里的环境很美,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!”2006年 11月,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,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、留学的师生代表;2010年5月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学校考察工作,勉励师生要倍加敏于求学、学有所成、锻炼成才,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2013年10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我校视察调研。朱德、班禅额尔德尼.却吉坚赞、帕巴拉.格烈郎杰、陈毅、阿沛.阿旺晋美、赛福鼎、司马义.艾买提、尉健行、周铁农、李铁映、李兆焯、陈至立、罗豪才、司马义.铁力瓦尔地、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学校视察。

独立学院),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,[8]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,[9]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,广西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,[10]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,[11]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,[12]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,[13]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,[14]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,[15]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,[16] 广西民族大学理学院,[17] 广西民族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,[18] 广西民族大学软件学院,[19]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,[20]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,[21]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,[22]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,[23]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,[24] 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,[25]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,[26]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,[27-28] 广西民族大学附属中学。[29]

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、热心民族高等教育事业、学术水平高、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。有教职工1235人,有正高职称189人,副高职称313人;具有博士学位的235人,具有硕士学位的548人;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,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3人,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 1人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1人,全国宣传文化系统“四个一批”人才1人,广西“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”第二层次人选12人,自治区优秀专家10人,自治区“八桂学者”5人,自治区“特聘专家”2人,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,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带头人3人,自治区“八桂名师” 2人,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。

我们大家只有填报一个好的志愿,选择一所好的大学和一个好的专业,我们大家在以后的人生中才能站在舞台的中央,我们才能成功,希望我今天的讲解对大家有帮助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8926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